学校首页

提档升级,再攀高峰 ——数字经济学院2024年专业建设成果展

发布时间:2025-01-22 点击数: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4年数字经济学院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以创新为笔,以奋斗为墨,在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师资队伍、产教融合、科技服务、国际化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绘就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成果画卷,为学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化理论武装提素养 构筑党建联盟促发展

2024年数字经济学院党总支在党建工作上不断创新,通过深化理论武装、创新培训形式、强化廉洁教育、构筑党建联盟以及守牢意识形态阵地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党员师生的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学院党总支召开了9场二级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党员师生网络培训实现全覆盖。组织党员赴常州市监察文化馆、安徽省金寨县等地开展现场教学,举办红色观影等主题党日活动。学院与嘉泽镇、常州纺院共同构筑党建联盟,开展产业链党建联建,为学院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探索出了一条“党建促发展”的新路径。

图为数字经济学院党总支赴金寨县开展党员教育培训

图为数字经济学院党总支与嘉泽镇、纺院开展产业链党建联建活动

专业建设铸实力品牌 创新模式育商科学子

2024年数字经济学院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电子商务专业群获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第二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工商企业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4个专业成功跻身金平果全国高职院专业排名前20%,电子商务专业在专业动态调整评估中连续五年保持绿牌。学院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挖掘合作企业,组建海澜、溧天国际等8个批次的订单班。学院师生技能竞赛屡获佳绩,吴凌娇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获得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一等奖,卜凡老师的团队获得省级二等奖。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市场营销”、“企业经营沙盘模拟”、“互联网+国际经济与贸易”、“供应链管理”等赛项斩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其他省市级技能竞赛奖项数十项,充分展示了学院的教学实力和学生的技能水平。

图为吴凌娇等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获得省双创大赛一等奖

图为罗娟等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获省级一等奖

校企互聘强实践 项目培育强师资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校企人才互聘、人才项目申报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24年院新聘校产业教授1人,2人入选常州市双岗互聘人才,赵丽锦副教授入选省级企业实践培养对象,有效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学院还积极申报校级以上人才项目,杜俊枢博士入选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黄星副教授获评校级教学名师,工业电子商务、数字化管理、互联网金融等3个校级教学创新团队顺利通过考核验收。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图为黄星老师荣获得第六届教学名师

产教融合促发展,服务地方显担当

数字经济学院围绕“海澜产业学院”“用友新道产业学院”“龙道产业学院”等平台,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工作。学院与海澜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搭建了直播训练基地,并组织学生参与了海澜校内快闪活动、双十一跟岗实践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同时,学院还积极推进校地合作,与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古溪镇人民政府等单位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图为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徐建俊一行赴海澜集团调研

图为龙道电商产业学院“龙码”电商运营项目启动大会

科技及社会服务广泛,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学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及社会服务,高质量服务常州地方经济建设。2024年,数字经济学院横向科技项目经费到账418.4万元。开展了46批次、2300余人的社会培训,培训服务范围覆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及新材料等多个领域,成功入围常州市企业人才引育、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等多个政府培训项目,培训及品牌及影响力不断扩大。

图为四川省电子商务教师企业实践培训项目开班仪式

图为常州市企业人才引育培训班现场

国际化工作取得新突破,国际合作交流日益频繁

2024年,学院留学生招生合作办学取得新突破,电子商务专业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分别与泰国乌隆他尼职业学院和腾乌多姆技术学院两所高校就“1+2”留学生人才培养达成合作。同时,学院还积极加强与海外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通过线上观摩课程、举办人才培养与专业交流研讨会等活动,进一步加强中泰合作办学互联互通和友好合作关系。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化水平,也为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为中泰教研室开展线上教学观摩活动

站在岁末年初的节点,回望2024,每一步都坚实有力,每一项成果都来之不易。这是一份属于全体师生的荣耀,也是学院迈向新双高、新征程的坚实基石。展望2025,我们满怀信心与期待。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秉持“厚德 勤业”的校训和“务实诚信 自强奋进”精神,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教科研水平,拓展国际视野,奋力推进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学校申本创大和新双高建设征程中再创佳绩。(文/摄 数字经济学院综合办 审/杜俊枢 戴建平 唐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