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21年2月19日[常州晚报]第A07版:第一升学 大学
杨凯今年32岁,家住武进区前黄镇,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任教。临近年关,他到父母的鞋店帮忙售卖春联,不仅完成了身份的“跨界”,还吸引来不少生意。
杨凯告诉记者,父母的鞋店在小镇闹市区的大门转角处经营多年,在当地小有名气。铺子约一百二十多平方米,几面都是落地玻璃门窗,宽敞通透。岁末之际,杨父应景起意,提议拨出落地门窗售卖春联。恰逢杨凯寒假休息,布置卖场的任务自然交给了他。
年前,杨凯在小商品市场转了大半天,摸清了植绒、立体、洒金粉等对联品种并备好了货,总共1500多元;又买了3对大红灯笼,用来烘托气氛。回到店里,他好好布置了一番——把一对对粘胶挂钩贴在了玻璃门顶两端,再用一根拉直的红丝带系上对钩;等对联上沿悬到和丝带齐平时,小夹子就从上往下顺势夹住;丝带长而柔软,一连挂了几幅春联后,最受重的中间处竟也稍稍下垂了。虽是第一次布置,看上去倒有模有样,杨凯还挺满意。
杨凯说,鞋店的落地玻璃,以前清汤寡水;而现在,红红火火让人眼前一亮。街坊邻居被喜气感染,慢慢地,生意也就有了起色,几天下来也有上千元的盈利。“父母卖鞋,三十年未变。这次从鞋到春联,他们来了一次‘中年跨界’。而我也成了斜杠青年,教书之余当起了‘店小二’。”他打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