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21年05月12日[科技日报]
日前,IBM正式发布2纳米芯片制造技术。该公司并称,“该技术可以使芯片速度比许多笔记本电脑及手机所使用的主流7纳米芯片提升多达75%。
据相关专家透露,目前,5纳米芯片只用在苹果iphone12等高端手机,而5纳米以下的下一个技术节点为3纳米 。
因此,此次IBM发布2nm芯片制造技术,引起业界高度关注与热议。
摩尔定律到底还能持续多久?纳米芯片主要用途在哪里?提高芯片制程最大障碍是什么?未来的极限在哪儿?5月12日,科技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产业内专家。
未来芯片发展是成本和技术的比较合理匹配关系
“芯片是将分立器件以半导体工艺的方式制备在衬底上,并以封装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芯片的先进程度,通常以制备芯片的半导体工艺的特征尺寸(最小线宽或栅极最小宽度)来描述的。”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工程学院 华迪博士说。
华迪介绍,以最近IBM率先发布的2nm芯片为例,芯片上最小的晶体管“等效”栅极宽度为2nm。当今主流的半导体工艺是FinFET工艺,从3nm芯片开始,GAA(环绕式栅极技术晶体管)有望成为下一代半导体工艺。
摩尔定律是指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尽管这种趋势已经持续了超过半个世纪,摩尔定律理论上而言也只是观测或推测,而不是一个物理或自然的法则。
从理论上说,可以做到1nm的芯片或者更小,但是成本会成倍增加。在华迪看来,未来芯片发展是成本和技术的比较合理匹配关系,但不是技术的瓶颈或极限。
芯片制程的极限假设都是立足于同等材料硅晶体
“早在2014年,IBM将其芯片制造部门出售给了GlobalFoundries,IBM本身不具有规模化生产芯片的能力。IBM发布的2纳米芯片或为实验室样品,或是与三星公司合作研发的样品。”华迪说,尽管IBM发布了2nm芯片制造技术,但真正推向市场,仍需要经过几年时间。
华迪认为,IBM的这颗2纳米芯片,今后很可能应用于公司的云服务器当中,从而提升该数据中心的计算能力。在世界主流芯片生产企业,3nm及以下工艺尚处于研发阶段。即便研发成功后,芯片高昂的价格也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初步运用于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等对性能有极高需求的场景中。
华迪告诉记者,从芯片制造工艺的发展历程来看,提高芯片制程的最大障碍在于极高的工艺难度和昂贵的价格,极高的工艺难度又造成了低的芯片良品率。
总的来看,目前的技术储备(包括材料科学等基础研究)依旧足够人们利用现有的工艺和设备演进至2nm甚至1nm时代。
至于未来的发展,通过在现有晶体管原理的基础上改进芯片制程,芯片性能的提升速度会越来越慢了。
“从技术上来看,芯片制程的极限假设都是立足于硅基半导体物理的预测,今后或采用石墨烯晶体管、光芯片等新技术,可能芯片未来的发展又会迈入新的征程。”华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