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5月14日[常州晚报]
又到一年毕业季。近期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高峰期,大学生就业工作心系千家万户,事关稳定大局。记者从我市多所高职校、高校了解到,今年,各校开展“定制服务”,全方位助力毕业生精准就业。
校领导带队进企业毕业生现场签约
为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在招聘季,常州大学校领导主动走访优质企业,带领有意向的学生去企业参观了解,现场做起“推荐官”,促进企业与专业人才无缝对接。
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的学生乔蕊就是在现场参观完常州知名企业“星宇车灯”后,决定留常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之一。“企业的办公环境、企业文化等,都与我的预期相符,所以打消了回家工作的念头,决定留常”。
像乔蕊这样的应届毕业生在常大还有很多。据了解,为积极响应今年常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青春留常”计划,常州大学通过多种举措,向毕业生宣传常州市人才政策、架起学生与常州本地优质企业桥梁,精准匹配岗位供给。“希望让更多优秀的青年才俊在常州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发展产业、造福城市,提升常州的长远竞争力。”常州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学校已有10余批次学生在校领导的带领下走进企业参观了解,部分学生在现场就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
记者了解到,除了学生走进企业,学校还邀请企业高管走进学校,参与学生就业指导,让企业家成为“常大老师”。针对学生需求,按照考研、考编、就业分类指导,提升毕业生就业技能。
利用专业优势
“定点推送”匹配岗位
在“云招聘”渐渐成为招聘的主流方式之一时,如何在海量的招聘信息中筛选出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利用自身信息化优势,强化精准服务,为不同学生匹配优质岗位,实现“定点推送”。
据了解,作为以信息技术见长的高职院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借助“今日校园”信息化平台,做好毕业生就业大数据分析,及时掌握学生就业进度。根据平台数据统计,学校2021届毕业生共3765人,截至目前在岗率已达99%,其中在常州就业的毕业生占比51.70%。
“毕业生就业的情况也分多种类,包括专转本、已就业、专转本落榜暂未就业等多种情况,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学校通过平台,分阶段进行调研,全面掌握学生的就业意愿。”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工作人员表示,结合调研情况,学校做细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为毕业生设计科学、合理的求职方案,切实帮助他们解决求职中的实际困难。
除此以外,学校的就业信息网还将教育部“24365”和省智慧就业平台中发布的招聘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在网站设置专门的栏目,方便不同专业学生分类搜索。“我们设了理工类、文科类、市内、市外等多个不同的类别,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很快搜索到符合自己预期的招聘岗位,省时有效”。
企业里建博士工作站
职业规划贯穿始终
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正有力提升该校学生的就业能力。该校去年与海尔、华为、中天钢铁、恒立等多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骨干企业合作,共建5家博士工作站,为学院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化的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同时为企业输送更全面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受惠于此,该校毕业生在机电、机械等行业就业的学生约有50%,该校电气、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等专业毕业生十分紧俏,薪资待遇也较为理想。
应届毕业生王超参与了学院蔡福海博士的博士工作站项目研究,“还未毕业就能走进常州的知名企业,学习、掌握到一线工作的技能,我感到很幸运。这也为我成功求职增加了砝码。”目前,王超已与常州江苏天恩装备有限公司签订就业协议,毕业后将正式入职。此外,与蔡福海博士工作站合作的3家公司,还与8名跟课题、跟赛的优秀毕业生确定就业意向。据统计,5个博士工作站成立一年来,为该校毕业生提供了百余个就业岗位。“博士工作站合作的企业都是一些优质企业,待遇好,上升空间大,深受学生欢迎。”常州机电学院就业办综合科科长游杰表示。
提供实训岗位是博士工作站的另一功能。在三年的职业实践中,学生可以走进这些优质企业进行参观、实习。“依托这一平台,我们将职业生涯规划和顶岗实习贯穿始终。学生在此可以近距离接触一线工作岗位,了解企业需求,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做打算。”游杰表示,在这些企业实习,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