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21年05月23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
今年是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学党史、守初心、办实事、开新局”的浓厚党史学习教育氛围中,涌现了一大批值得敬佩和学习的党员榜样人物。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车司机唐何兴见义勇为的事迹近日受到了广泛关注。
唐何兴
唐何兴是位有着30年党龄的退役军人。5月15日,一个寻常的周六下午,他正和同村人一起聊天。临近傍晚,家家户户都在准备晚饭的时候,他突然听到有人大喊:“快来救人呐,大家快来救人!”军人的直觉让他知道,肯定出事了,于是向着呼救的方向,穿着拖鞋一路飞奔至河边。只见河中有两个人,一个是同村65岁的老人唐水达,一个是正在施救的村民庄世杰。因为近期村里刚清理了河道,两岸加盖了高高的河堤,所以水深危险、岸壁湿滑,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将落水的老人救上来。
眼见水里的人越来越吃力,唐师傅二话不说,连衣服也没顾得上脱,就立即跳入河中。河水一下子漫到了他的下巴,他尽量保持自己的平衡,用脚去够河底,一步步移动到落水者身边。当天还下了雨,水温比平时更冷,唐师傅拽住老人的衣服,使出全力拖向岸边,终于在两人合力之下,老人被成功救上了岸。
落水老人刚刚出院不久,体质非常虚弱,再加上这一遭,更加面色憔悴、精疲力尽。看着获救的老人,围观的村民们心有余悸,都说要是抢救再晚一点点,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直到老人被送上救护车,唐师傅才安心下来,这时他感到足底隐隐作痛,低头一看,原来脚底被河中的硬物划出了一道口子,正在流着血呢!
其实,见义勇为时显得异常英勇的唐师傅也上了年纪,自身腰上还有伤,需要治疗。当问及他下河救人有没有考虑自身的安危时,他说:“救人性命就在一瞬间,哪有时间考虑自己。”正是他毫不犹豫救人的行为,才避免了一场悲剧,挽救了一条生命。
据了解,这也不是唐师傅第一次见义勇为了,早在2006年,他就因帮助村民抓捕小偷,为失主追回赃物4000余元,获得了武进区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的称号和嘉奖。
作为老党员,唐师傅心系群众,对村子的建设十分热心。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唐师傅所在的杨桥村也不例外,于是,他义不容辞地加入到美化家乡的队伍中,多次义务帮助村里整治环境。他还带动村民一起干活,在他的努力下,村里填掉了肮脏的臭水沟,种上了美丽的花草树木,看着村子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村里人孝老敬亲,邻里和睦,互帮互助,唐师傅感到非常自豪。
在学校,唐师傅的热心与热情也是有目共睹的,同事们常夸他为人正直,处处为别人着想。从2005年起,唐师傅从事校车司机工作至今已经16年了,16年间他累计驾驶近80万公里,从未出现过任何事故,学校公车外出,有了他的保驾护航,就是令人放心。
唐师傅工作认真,在做专职司机的时候,还兼任学校车队队长的工作。他做事特别仔细,关于车辆的台账既工整又清楚,洗车、修车花费多少,每一次什么时间出车,什么时间回车都详细记录,分毫不差,他做的台账被奉为学校车队成员学习的标杆。疫情期间,为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安全,唐师傅坚守派车送医岗位第一线。他不顾自身安危,只要学校医务室有需要,他便第一时间出车,将发热的学生送往医院,等待学生就诊,将看完病的学生接回学校,带着学生做复诊……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来回送7、8趟,甚至有时凌晨一两点,他还在送诊的路上。其间,他还要兼顾学校日常的公车派出工作,但他丝毫没有怨言,踏踏实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做到位。
“救人危难,义不容辞,做人做事,本心本分。”这是唐何兴对自己的要求,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身为共产党员的荣耀,证明了一个常信人的善良勇敢、厚德勤业。通讯员 任文珺 盛秋玲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