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新华日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弘扬“匠心精神” 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发布时间:2021-06-22 点击数:

摘自2021年06月22日[新华日报]版次:10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夯实阵地建设、创新活动形式、突出教育实效,系统化构筑以“实施两大工程、突出四大亮点、夯实五项举措”为主体的“245”工作体系,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技能成才、技能报国”职教理念紧密结合,深入全体党员师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不懈奋进。

实施“两大工程”,推动学习教育“接地气、入人心”

学校按照中央、省委相关工作部署,在落实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实施覆盖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专题学习方案”,推动学习教育接地气、入人心。

抓“实事工程”,服务师生“解难题”。为学校开新局、为师生办实事,是校党委衡量党史学习教育效果的落脚点。一方面,学校围绕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打造苏锡常职教发展样板等具体任务,聚焦探索高职本科办学、建设工业互联网专业集群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由每名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各党总支研究确定1-2个重点课题,深入合作企业与单位“找问题”,与此同时,组织召开专项工作现场会,与所有基层单位面对面沟通问题、实打实解决问题,努力打通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专题实践活动,以师生实际需求为导向,推进为学业困难学生提供帮扶、改善师生饮用水水质、提升实训室学生上网带宽等,截至目前,各项师生合理建议均已明确解决措施。

抓“思想工程”,师生学习更“走心”。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新”更走心,校党委不断探索面向职教实际、贴近师生需求、创新方式方法、突出活动特色。将学习教育的课堂搬到牟家村的田间地头,与葛庄村共建“青年实践基地”,开展“百名团员寻访百名党员”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学生在沉浸式学习中汲取精神力量。融入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通过“FM先声频道”,带动全校师生线上线下接力诵读红色经典诗歌,由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夏家忠烈就义诗》以及“三杰”书签、“百年刻痕”主题版画,引起了全校师生的精神共鸣,迅速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突出“四个亮点”,确保学习教育“出成果、显特色”

深耕“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突出立德树人,实施“德技并修、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让每一位学生接受良好教育。聚焦“教学质量提升年”专项行动,开展课堂革命,促进“工业四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划开展“技能成才献礼建党百年”系列融媒体宣传教育,通过挖掘宣传臧家河、刘栋照等一批品学兼优、矢志报国的学生榜样,大力弘扬青春心向党、奋斗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持续开展“教育援疆”行动,累计投入100万元,助力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并完善物联网应用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

开展“一百双十”系列活动。组织开展主题系列活动,各包含10个主题活动。其中,“百人同唱革命歌曲”“百名师生征文演讲”“百件艺术作品向党献礼”以及专场音乐会、“五四论坛”、“常州三杰精神”系列学术讲座等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与欢迎。20个主题活动与“六专题一实践”各环节相互衔接,并深度嵌入文化育人体系,催生了“学子倾情演绎《太雷家书》”等一批充满正能量的高品质作品,助推广大师生实现“同频共振”。

打造“校内校外”实境课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要求,大力推动党性教育“实境课堂”建设。建设“常州三杰”主题红色教育阵地,与“常州三杰”纪念馆深度合作,打造党性教育新基地,并广泛联合常州博物馆等地方文化资源,打造丰富多彩的校外党员实境课堂。同时,精心打造校内党员教育实境课堂,通过“党建活动中心、爱国主义教育文化长廊、电子创新实验班、创客空间”等四个教学点与“六个一”党性教育、基层党建公开课、“党员读书会”等八大教学模块的互通互联,全方位展示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传播“厚德勤业”校园文化。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和校风学风建设,挖掘“厚德勤业”校训的时代价值,着力推进“以立德树人为荣”的价值取向,不断丰富校园文化育人载体。其中,道德讲堂以“红色记忆”为主题,讲述学校老党员、老教师的“初心故事”。“尚思·求是”大讲堂“点亮”周末校园,思政内容占比达60%,成为学校构建“学说读演创行”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思政日记”“思政动画”等“互联网+”思政教育平台,通过身边人讲党史、身边人述典型、向身边人学榜样,生动诠释理想信念。

夯实“五项举措”,推动学习教育“下真功、见实效”

为深入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学校还明确了五项工作安排,通过细化分层分类安排,强化巡学、督学和指导,同步推进线上线下广互动、课内课外齐发力、理论实践相结合,确保学习效果不打折扣,并将为师生办实事与党员先锋“1+7”行动相结合,纳入学校党员积分考核,制发“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清单,确保每名党员至少参加1次志愿服务活动,为身边师生和群众至少办1件实事好事,确保学习教育各项工作下真功、见实效。

王钧铭(作者系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